孫廣宇司長就2022年?;钒踩O管工作答記者問
2月15日,應急管理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O管一司司長孫廣宇在會上介紹了當前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并就2022年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工作回答媒體提問。
?;O管一司司長孫廣宇:
我國化工行業發展迅速,從2010年起已成為世界第一化工大國,目前化工產值占世界總產值的40%以上。化工生產過程復雜,反應條件苛刻,涉及的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安全風險高,一旦管控不到位、發生事故容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沖擊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
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9年江蘇響水“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后,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為我們做好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蛾P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的出臺,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防范化解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的重要舉措,對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具有里程碑意義?!兑庖姟窂膹娀踩L險管控、全鏈條安全管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安全基礎支撐保障、安全監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性措施,著力解決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基礎性、源頭性、瓶頸性問題。
《意見》出臺兩年來,應急管理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防范化解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作為重中之重,深入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聚焦“一防三提升”(防控重大安全風險,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技能素質水平、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持續發力、攻堅克難,不斷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水平。一是堅決防控重大安全風險。對全國2.3萬處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全面實行安全包保、聯網監測預警和每年2次全覆蓋督導檢查,對有人值守石油天然氣海上平臺和大型油氣儲存基地逐一開展深度排查評估,構建起常態化安全管控體系;逐一開展涉及硝酸銨、硝化、光氣等高危企業專項整治,規范加強安全管理;推動精細化工企業反應風險評估、自動化改造、人員密集場所搬遷、重點人員資質能力達標“四個清零”;實施化工產業轉移安全風險專項整治,加強新建項目安全風險防控,堅決避免重蹈類似江蘇響水“3·21”事故的覆轍。二是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推動各地區認定公布601個化工園區,并且進行“一園一策”整治提升,加快實現集中布局、集群發展、降低安全風險等級的“兩集一低”目標;深化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分類整治,淘汰退出或責令停產停業整頓754家,改造提升4780家;整治非法違法“小化工”2769家,會同工信部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1132家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對53個危險化學品重點縣開展6輪專家指導服務。三是持續提升技能素質水平。推動1.7萬家企業、55.3萬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完成安全資質對標;遴選化工安全學歷提升院校305所,7.5萬人參加提升;組織開展企業安全培訓空間和實訓基地建設,496家企業、148個化工園區進行試點;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啟動工傷事故預防能力提升培訓工程。四是加快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完成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并持續深化應用,推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建設,實現線上和線下措施有機融合,提升質效;穩步推進“工業互聯網+?;踩a”試點建設,開辟了工業互聯網賦能危險化學品安全的新路徑。此外,制定“十四五”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規劃方案,推動依法治安和科技強安,強化基礎保障支撐。
經各方共同努力,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2021年,全國共發生化工事故122起、死亡150人,同比減少22起、28人,分別下降15.3%和15.7%,比2019年減少42起、124人,分別下降25.6%和45.3%。較大事故起數首次降至個位數,已連續30多個月未發生重特大事故,創造了有統計記錄以來的最長間隔期。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落實兩辦意見和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要求,開展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環境。同時,抓好 “十四五”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規劃方案實施,推進構建安全生產責任、隱患排查治理、安全預防控制、本質安全發展、從業人員培訓、基礎保障支撐六大體系,建設化工園區安全提質、大型油氣儲存基地安全防控、企業安全改造、安全培訓網絡建設、“工業互聯網+?;踩a”五大工程,進一步提高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系統化、精準化、智能化水平,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
問:
春節后復工復產期間歷來是化工生產安全事故易發時段,應急管理部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O管一司司長孫廣宇:
春節假期后的復產復工期間歷來是化工生產安全事故易發時段。從歷史規律看,近五年來,三月份平均發生化工事故16起,該時段的事故起數僅次于暑期月平均的17起,三月份事故起數環比平均增幅達41%。復產復工過程安全風險高,加之節后部分企業關鍵崗位人員不到位或發生變更,返崗人員思想不集中、管理容易松懈,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盲目復工,是導致這一時段事故易發多發的主要原因。從當前形勢看,國際原油、化工大宗產品價格仍處于較高水平,化工產品利潤較高,在這種情況下,部分企業因盲目追求效益而忽視安全、急于復產達產、超能力超負荷生產的情況可能增多,如果風險辨識管控不到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訓跟不上,極易引發生產安全事故。再加上常態化疫情防控、自然災害等不確定因素影響,風險交織疊加,安全風險防控任務艱巨。經調度,春節期間全國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涉及停產情況的比例為33.1%,近期將迎來復產復工集中期。
針對以上情況,應急管理部從以下幾個方面強化防范措施:一是加強研判指導。建立定期調度工作機制,強化風險研判,督促各地區全面詳實掌握企業復產復工底數,動態關注復產復工進程,指導督促企業主要負責人、技術骨干在崗在位,認真組織制定方案,落實各項安全防控措施,確認復產復工安全條件,科學合理制定生產計劃,嚴禁趕工期、搶產量、超負荷。二是持續警示提醒。及時向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人員和有關企業負責人推送安全警示信息,提醒有關企業高度重視,落實崗位責任,開展一次全員安全培訓、開展一次風險辨識評估、開展一次全面安全檢查、開展一次專項應急演練,保障復產復工安全。三是加強監測預警。充分利用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實時動態預警,堅持定期分析和通報,對重點地區、高風險地區強化重點指導。督促各地區加強線上巡查抽查,以開停工企業為重點,加大頻次和力度,監督企業落實風險研判與承諾公告制度。四是開展明查暗訪。國務院安委辦已組織16個工作組,對全國32個省份開展全覆蓋督導檢查,突出?;返戎攸c行業領域,督促各地區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復產復工安全風險防控措施扎實有效。
問:
春節前,國務院安委會啟動了為期一年的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請問治理的目標任務是什么?目前進展如何?
?;O管一司司長孫廣宇:
如前所述,近年來,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已連續30多個月未發生化工重特大事故,創造了有統計記錄以來的最長間隔期。但還應當清醒地看到,化工行業高風險性質沒有改變,系統性安全風險還沒有得到根本治理,一些地區安全發展理念不牢、責任落實仍不到位,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在抓落實上仍有很大差距。今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持續保持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是一項重要任務。為此,經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審定,2021年12月31日,國務院安委會印發了《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方案》,部署在今年開展為期一年的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斗桨浮吩诳偨Y歸納兩辦意見和三年行動落實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吸取典型事故教訓的基礎上,從強化統籌協調和監管責任落實、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健全重大風險防范化解機制、提升專業人員能力素質、提升安全風險數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等5個方面,部署了22項具體工作措施,進一步推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加大安全投入,壓實安全責任,嚴格監管執法,強化信息技術支撐,完善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防范化解工作機制,務必做到重大風險隱患排查見底、防范治理措施落實到位,真正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堅決防范遏制危險化學品重特大事故。
今年1月17日召開的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專門對集中治理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務院安委辦也進行了專題部署推進。目前,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正在按照集中治理方案要求,抓緊推動有關措施落實。全國32個省級單位已結合實際全部制定了本地區的集中治理方案。對于由應急部牽頭分工負責的10項措施,我部還制定了具體專項工作方案,相關部委也正在積極制定相應的專項工作方案,推動形成“1個總體方案+N個專項方案”的工作格局。為推動集中治理方案落實到位,國務院安委辦成立了工作專班,充分發揮協調督辦作用,建立了定期工作調度和通報機制。下一步,將適時組織專項督查,及時通報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并納入對省級政府和國務院安委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年度考核重點內容,推動集中治理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問:
應急管理部先后開展了六輪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請問這一措施取得了怎樣的效果?當前重點縣安全生產工作的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
?;O管一司司長孫廣宇:
2019年,為深刻汲取典型事故教訓,著力解決基層專業監管能力不足、重點工作落實“最后一公里”不通暢、企業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等突出問題,國務院安委辦統籌考慮企業數量、安全生產形勢、發展前景、區域分布等情況,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了53個危險化學品重點縣,組織開展專家指導服務,目前,三年共完成了六輪。專家指導服務充分發揮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宣傳隊”、安全生產知識“教導隊”、政府指導服務“示范隊”、人民生命安全“護衛隊”、重點工作“推進隊”的作用,得到了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基層企業的充分認可和一致好評,成為了應急管理部服務基層、服務企業的響亮品牌。
可以說,專家指導服務之初,53個重點縣中相當一部分是安全生產問題縣、不放心縣,三年指導服務下來,這種局面發生了很大改觀,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重點縣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明顯好轉。三年六輪共組織了近3300專家人(次),現場深度指導服務890家企業,排查治理了4萬余項問題隱患,其中重大隱患1312項。53個縣化工事故持續下降,2021年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較2018年分別下降了40.9%與23.8%,為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提供了保障。二是重點縣專業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通過示范引領、交流互動、幫扶指導等多種方式,授人以漁,六輪指導服務共組織了600余場反饋培訓,覆蓋企業2萬余家次、從業人員46萬余人次、政府監管人員2萬余人次,推動53個重點縣均建立起地方專家隊伍,在人員安全意識、專業素質、管理能力等方面實現了綜合提升。三是重點縣安全發展水平持續穩步提高。以專家指導服務為抓手,有力地推動了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重點工作在重點縣率先落地見效,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攻堅任務取得系列進展,新建化工項目安全準入、化工實訓基地和企業安全培訓空間建設等重點工作實現突破,為重點縣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基礎。在此基礎上,總結凝練經驗做法,編制了《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手冊》,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模式,指導帶動各省份開展省級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并在化工園區、高?;瘜W品、高危工藝企業指導服務工作中進一步拓展應用,為精準防控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提供了示范性解決方案。
同時也要看到,重點縣安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重點工作推進不平衡、主動提升意識不強、監管能力跟不上等問題仍然存在,還沒有切實發揮應有的支撐帶動作用,還不完全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部分中小企業自查自改有差距、舉一反三不足,安全風險防控自我“造血”能力依然較弱,仍需加強分類指導、針對性幫扶。
今年,將著力在鞏固深化提升上下功夫,繼續開展2輪專家指導服務,對重點縣危險化學品企業進行全覆蓋安全診斷和分類整治;采取針對性措施,指導推動兩辦意見、三年行動和風險集中治理任務在重點縣高質量完成,推動重點縣成為安全生產示范縣;持續通過以上帶下,以點帶面,進一步放大示范帶動效應,推動各地區自主有效開展省級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全面增強風險防控能力,提升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水平。
問:
近年來,我國一些東部化工產業陸續向中西部轉移,據了解一些項目將在今年集中投產,請問應急管理部將采取哪些措施把好安全關?
?;O管一司司長孫廣宇:
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規律,承接產業轉移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危險化學品項目正由江蘇、浙江等東部沿海地區,加速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轉移,特別是江蘇響水“3·21”事故發生后,轉移進程進一步加快。與此同時,產業轉移承接地區事故呈上升趨勢,對此,應急管理部開展了危險化學品產業轉移安全風險專題調研。調研發現: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轉移項目的主要省份中,2019年以來新增轉移項目632個,轉移項目中高危工藝占比大、部分項目本質安全水平低,而承接地統籌發展和安全不夠,在安全基礎、監管能力、人員專業素質等方面不相匹配的情況下,盲目承接轉移項目,按照危險化學品項目2至3年的建設周期,今年預計有470多個項目集中投產,如果風險管控不到位,很可能進入事故的多發易發期。對此,經報國務院領導同意,在承接轉移項目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21個省份,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整治,將重點從三個方面把好安全關:一是管住增量。推動承接化工園區制定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項目準入條件,加快建立完善項目準入管理制度,嚴把增量準入門檻,確保項目“優生”。二是治理存量。部署省級層面統籌,實施承接地現有項目安全設計診斷,逐一評估精細化工企業整治任務“四個清零”情況,優勝劣汰,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三是提升園區。加快推進承接地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復核和“一園一策”整治提升,確保今年底前化工園區全部達到一般或較低安全風險等級。目前,應急管理部篩選確定了50個重點縣(園區)進行重點攻堅,示范帶動其他地區全面展開、深入推進,確保高質量完成專項整治任務。
問:
2020年,黎巴嫩貝魯特港口發生了硝酸銨爆炸事故,導致190多人死亡,請問我們怎樣汲取教訓,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避免這樣的事故發生?
?;O管一司司長孫廣宇:
歷史上,國內外曾多次發生硝酸銨重特大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別是2020年黎巴嫩貝魯特港“8·4”硝酸銨爆炸造成190余人死亡,教訓深刻。我國是硝酸銨生產和使用大國,硝酸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等各環節安全風險防控任務重。貝魯特港“8·4”事故后,我們認真吸取教訓,第一時間主動出擊,立即在全國部署開展了三輪涉及硝酸銨、硝化工藝等企業安全風險隱患專項排查治理行動。推動各地區共排查各類相關企業4.2萬家,發現安全隱患問題11.3萬項(重大隱患368項),停產停業整頓168家,提請當地政府關閉17家,對40家硝酸銨生產企業實施“一企一策”整改。去年8月,聯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海關總署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硝酸銨安全管理的通知》,組織修訂《硝酸銨安全管理技術規范》,強化硝酸銨全鏈條全生命周期安全監管,為有效管控硝酸銨安全風險提供了更為全面的制度保障。
在此基礎上,針對一些涉及高危工藝和高?;瘜W品的典型事故教訓,我們又先后組織行業專家對全國35家光氣、21家有機硅、13家多晶硅、107家氟化生產企業開展專項整治,共排查隱患問題8055項(其中重大隱患215項),責令40家企業停產整改,通過召開現場反饋交流會,以會代訓、以訓促改,指導相關企業提升隱患整改質量,形成了《有機硅單體安全生產規范》、《多晶硅安全生產規范》、《光氣和光氣化工藝安全技術規范》等標準規范。以上高危細分領域的專項治理,全面摸清了專項領域的安全風險現狀,深入診斷分析了企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地區安全管理短板,形成了“一企一策”整改措施;通過精準治理,全面推動了高危企業轉型升級,對化工行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關于細分領域的安全監管,我們堅持更加精準的原則,組織同行業專家進行診斷,確保發現的問題經得起檢驗,提出的整改意見針對性、有效性更強。雖然關停了一些企業,但促進了同行業安全生產水平提升,得到了同行業普遍認可。關停的企業按照專家意見持續進行整改,達到要求方能復產。這種精準治理的方式,為下一步做好細分行業安全生產監管進行了探索。
下一步,我們將對以上一系列專項治理“一企一策”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同時對丁二烯、苯乙烯、重氮化等企業開展專家檢查指導,治理一項、破解一項,管控一項、鞏固一項,不斷完善高危細分領域安全風險管控機制,夯實重大安全風險防控基礎。